重庆财经学院,作为重庆唯一以“财经”命名的普通本科高校,秉承“做产教融合先锋,建新型财经名校”的办学愿景,按照国家战略导向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面向”,以“面向经济主战场”为方向,自2017年起开启探索建设产业学院之路,截至目前,已建设成立讯飞人工智能学院、中新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3个产业学院。

图:重庆财经学院
2022年4月11日,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之际,中新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重庆雾都宾馆顺利举行。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常务副市长李明清,副市长陆克华,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等渝新双方高层领导出席见证签约仪式。重庆财经学院与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中新国际贸易与供应链产业学院” (以下简称“产业学院”)。这意味着重庆财经学院第4个产业学院建设已经启程。
根据协议,重庆财经学院将与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面向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家战略,聚焦区域现代商贸物流、国际贸易产业发展急需,积极联动中新有关高校、协会和企业资源,构建中新“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的示范性产教融合实体,致力于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国际贸易、物流金融、物流大数据等领域高素质人才教育、人才培训、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咨询服务。

图: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吴华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新建的产业学院价值与优势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起点高、定位准。聚焦区域现代商贸物流、国际贸易产业发展急需,为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二是双主体、大平台。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共同指导下,发挥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的行业优势和重庆财经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整合中新两地的企业和高校资源协同创新教育模式。三是开放式、国际化。产业学院将广泛融入中新的企业和高校,实行校企多元主体共建、合作共管的模式,开放运营,面向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
下一步,重庆财经学院将通过构建中新“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的示范性产教融合实体,面向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国际贸易、物流金融、物流大数据等领域提供高素质人才教育、人才培训、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咨询服务,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高转化科学研究、高效率社会服务和高质量文化传承。